Sunday, April 24, 2011

英華家牧函 主曆2011年4月24日


各位英華家的成員復活節快樂:

    復活節是個關乎「能力較量」的日子。保羅清楚在(林前15章)提到,死亡除了是魔鬼喜歡用來拘禁人類的一種強大權勢之外,也是魔鬼用來傷害人類的可怕毒鈎。不論人類在過去的日子怎樣作出嘗試,要擺脫死亡的陰影,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不成為死亡的手下敗將。感謝上帝,主耶穌雖然為著承擔我們的過犯,必須面對受苦和死亡的事實,祂甚至被埋葬在墳墓有三天的日子,但在聖靈大能的作為下,耶穌基督不但有能力從死亡的捆綁中復活過來,祂所具備的屬天能力,更可以把魔鬼賴以誇口的死亡權勢完全打得粉碎,使牠無法作出反擊。

    因此,復活節除了是個值得信徒大事歡慶的日子,更是我們反思滿有活力生命的好時機。事實上,保羅之所以在(弗115-23)的禱告中,祈求信徒能夠真知道主耶穌是誰,並且靠著基督復活的能力而活,這便清楚說明,主所賞賜給我們的新生命,不但是一種關乎將來永生的生命,更是和我們在當下的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的新生命。換言之,縱然我們在過往的日子,沒有可能靠著自己的力量或別的幫助,勝得過試探和引誘。現今,只要我們曉得靠著復活基督的幫助,我們不但可以作個得勝的信徒外,我們更有力量把上帝的美意實行出來的。特別在這個復活節的日子,若有英華家的成員仍然活在一種被罪惡捆綁的狀態中,他是沒有必要繼續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消憑著信心向基督耶穌懇求恩助,他便可以靠著基督復活的能力,勝過種種試探和引誘,並且按照上帝的美意欣然而活了。

    正因為復活節是個基督耶穌完全得勝了的日子,因此,保羅在為復活的課題進行總結時,他明確地勉勵信徒說:「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換言之,復活節乃是我們作出進深委身事奉的良機。我們除了可以趁著復活節把手上的各種事奉責任作出整固外,我們更可以放膽思索,我們還可以怎樣做,才能在事奉的參與上作出進深一步的承擔。這不但是所有信徒應當正視的做法,更是教會領袖應當透過進深委身行動來作出帶動的方向。正如保羅的見證,基於他已經率先委身於事奉中,他便可以採取一種近乎命令式的口吻來勉勵信徒也該這樣做。深願英華家的領袖們也曉得藉身教帶動信徒向主委身。

     
真知道祂!更效法祂!
                                      中華基督教會英華堂
       鄭以心牧師
主曆2011424

作個得勝的信徒


鄭以心牧師

    復活節真是個滿有得勝的節日,因為耶穌基督不但勝過了死亡,祂更有力量把復活的新生命賜給我們。因此,作為信徒,我們除了應當為著主的復活感到高興快樂外,我們更當在復活節的日子多思想如何作個得勝的信徒,好叫我們不但欣然享受上主所預備的豐厚賜福,我們更可以藉著美好見證,將榮耀歸給主啊!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按照我們所有的血氣力量,不論我們是怎麼強壯的,我們也不可能勝過魔鬼之攻擊。因此,在考慮作個得勝信徒的課題上,我們必須把涉及人為的想法完全放下,我們只可專心仰賴勝過死亡復活了的基督之幫助,我們才有機會享受得勝的喜樂。在兌現得勝效益的實踐上,(雅47)特別提醒我們說:「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這讓我們看見,致勝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曉得順服上帝的引領而行。正如一個本來是害怕盜賊的朋友,若他有機會跟隨著警務人員回家去,他又何須活在懼怕的光景中呢?聖經特別提醒我們,我們除了應當在心裡懷著一份信靠上帝的準備外,我們更該透過順服上帝的實踐,全面享受得勝的喜樂。意即,不論上帝感動我們該作些甚麼,我們便立即按照上帝的心意而行,魔鬼除了沒有辦法可以傷害我們之外,我們更因為曉得遵從上帝的引領而活,我們便更容易分享到祂所預備的得勝福氣。換言之,我們每天怎樣跟從上帝的恩領而活,除了是構成實踐信仰的重要環節之外,更是決定了我們的生命是否有機會享受靈裡得勝的喜樂。

    除了從積極的方面勉勵信徒,聖經亦提醒信徒該如何拒絕魔鬼的攻擊和引誘。由於魔鬼是個不會那麼容易認輸的仇敵,因此,牠不會因為信徒願意順服上帝的帶領而活,便會輕易作出收兵的行動。未到徹底失敗的一刻,魔鬼仍然會嘗試攻擊信徒的,務求藉著各種誘惑,促使信徒陷入失敗的光景。面對這樣頑強的仇敵,聖經一再提醒信徒,應當靠著上帝的恩助,不斷對魔鬼作出抵擋的行動來。基於魔鬼是不容易作出放棄的仇敵,因此,聖經便以「務要抵擋」這種持之以恆的講法來鼓勵信徒,縱使在拒絕魔鬼的事情上不是一種容易的經歷,信徒必須把之貫徹下去,方能獲取美好的成果。正如病者服用抗生素的情況,絕不能夠因為看見病情稍為好轉,便輕易把服藥的進程停止下來。當事人必須按照醫生指示,以恆忍的態度把抗生素的療程完成,病症才能徹底痊愈。只要信徒曉得以一份堅忍的準備來抵擋魔鬼,魔鬼除了作出逃跑的行動,牠便再沒有其他辦法可做了。

    「順服上帝」、「抵擋魔鬼」雖然看似是兌現得勝的二項重點,然而,若從尊主為大的角度看來,這卻是同一個道理。是的,只要我們曉得對上帝存有一份全然順服的心,我們便更容易對魔鬼作出抵擋的行動。試問,當我們曉得靠著上帝而活,魔鬼除了作出逃跑的回應,牠還可以作些甚麼來阻礙我們兌現得勝之福?

Sunday, April 17, 2011

英華家牧函 主曆2011年4月17日

各位英華家的成員主內平安:

    受苦節轉即至,各位將以甚麼方式紀念救主耶穌對我們深恩厚愛呢?是預備好心靈出席受苦節的聖餐紀念崇拜嗎?還是打算在具體奉獻的行動上作出進一步的落實?……萬一,在我們當中真有成員還未預備好的,現在才作出急起直追的補救行動,相信還來得及的。深願英華家的成員不會作個忘恩負義的信徒。

    正因為受苦節的焦點,在於紀念主耶穌為了成就救恩而嚐盡苦楚的事實,因此,不論我們打算以怎麼樣的方式來紀主耶穌的大愛,我們也不該在默想主耶穌為我們所付出的事上有所輕忽的。意即,不論我們平日的生活節奏是多麼的頻繁,我們總應該在受苦節的期間,好好默想主耶穌為著救贖我們,嚐受了何等重大的痛苦。我們除了應該在聖靈的引導下細想主耶穌為我們所作出的一切,我們更該善用這樣的日子在主耶穌面前作出立志,這不但是我們該做的事,也是一種相當應節的做法。讓我們記著,在進行立志的事情上,不要讓所立的志向過份集中在推行事工方面,乃當在愛主更多的層面上作出考慮,那才是更適合的做法。若有信徒在平日不太習慣以具體的方式向主耶穌表達愛意,不妨趁著受苦節的日子,多用具體的言語和立志的行動來向主耶穌作出表示,主的心必會感到欣悅的。

    還有一點是不容被忽略的。主耶穌之所以要走上那條被釘十字架的苦路,除了因為要救贖我們之外,主更願意藉此幫助更多人得蒙救恩的好處。正如主耶穌所提到的那個關乎第一百隻羊的比喻,祂怎可能不掛念那些仍在救恩門外的世人呢?因此,我們除了可以從內向的角度思考該如何向主耶穌表達心中的愛意外,我們更該從向外的層面考慮,我們該如何趁著受苦節的良機,多與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只要我們曉得善用受苦節的日子向人傳揚福音,這除了是個幫助別人得聞救恩的好機遇外,這更是我們向主作出愛的回應之理想表達。我們應當善用受苦節的日子,幫助還未歸信主耶穌的親友明白福音的好處。縱使他們在平日沒有興趣聆聽福音,但因為受苦節的來臨,相信他們也會樂意給我們多一點點分享福音的機會。不論我們的親友是否願意對福音作出正面的回應,只要我們曉得為著主的緣故,努力爭取更多宣講福音的機會,這便是我們對主的一項理想回應行動了。主耶穌為何受苦?豈不為了成就救恩?我們怎能不讓更多人知道這個事實?

     
主愛激勵!愛主更多!
                                              中華基督教會英華堂
       鄭以心牧師
主曆2011417

另類資產


                                     鄭以心牧師

日本雖然遇上了三重災難的打擊 -「地震、海嘯、核電危機」,但其國民卻能在其間流露出一份「危而不亂」的高尚應變素質來,這真教各地的民眾感到十分的敬佩。深願日本的居民可以早日從困境中脫離出來,再次得享安穩的生活。

英華家該如何確立高尚的屬靈氣質,才更容易流露一份吸引人的效益來呢?英華家的眾成員又該在哪些方面作出配合,方能促使福音的果子更見豐碩呢?

一 著重準時:
只要在集體活動上出現一些不吻合的情況,整個氣氛便會受到極大的干擾。特別在主日崇拜中,遲到的現象不但影響了莊嚴的氣氛,也令慕道朋友質疑上帝是否真是那位值得信賴的救主。若上帝是配受萬人崇敬的,為何平日甚少在返工上學遲到的信徒,卻會流露這種毫不重視的態度?相反,若信徒曉得以一份珍視的準備來投入在敬拜中,這份默然的見證便可以感染不少有意追尋真神的朋友,也樂意跑進我們的主日崇拜中,和我們一起認識救主耶穌。

二 端莊衣履:
事情的成敗,往往不在於明顯的考驗。相反,只要在細節上出現疏漏,問題反容易變得無法挽回。正如「魔鬼在細節」這句話所指出的,只要在一些看似是不重要的環節上出現輕忽,事情便會落致全盤失敗的後果中。端莊的衣履能為信仰的真確性發揮見證的效益。信徒在衣履上的表現,也能說明他對親近上帝懷有一份怎樣的態度。若我們期望別人樂意回應邀請,跟我們一起敬拜上帝,我們便不可以在衣履的事上有所輕忽了。當然,這並不是說,信徒必須穿著名牌或貴價的衣服,方能親近上帝。信徒只要帶著恭謹的心靈,再輔以端莊的衣履作為配合,便可以很容易邀請親友和我們一起朝拜上主了。

三 恭謹態度:
猶記年幼時,有機會隨從父親參與一所較為著重禮儀的教會。雖然那些信徒沒有和我作出交談,但因著看見他們以恭敬的態度進入崇拜場地,並且以虔誠的跪禱來預備自己參與崇拜,這份默然的感染力便讓年幼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上帝真是一位威嚴和偉大的主宰。不論其他人對聖經所講論的上帝有一份怎樣的印象,透過這份默默的模造體會,自從我相信主以來,我一直認定信靠耶穌真是我的榮幸,這份蒙幸的感覺更促使我有力量跨過不少試探呢!

一所學校能否得蒙家長愛戴,除了關乎其成績表現外,其校風如何,也是家長們所關心的事。英華家能否流露令人羨慕的高尚屬靈氣質來呢?這不但是個至為重要的課題,更是直接影響了「大手佈道」的聖工目標能否結出美果的要素。

Sunday, April 10, 2011

英華家牧函 主曆2011年4月10日

各位英華家的成員主內平安:

    在這個受難節將臨的日子,各位習慣以甚麼方式幫助自己更容易記念主的大愛呢?……甚麼?作為信徒,真是應當以一份嚴肅的態度來迎候受難節的來臨嗎?……假如有信徒因為不知道該以這種準備來面對受難節的日子,以致作出上述的反問,這倒是不難被理解的事情,可能沒有太多人會這想的。作為蒙主寶血救贖的人,我們卻應當懷著更虔誠的態度來紀念救主的大愛,這是我們該做的事。

    除非沒有仔細誦讀福音書的記載,否則,一定不難發現,聖經真是採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繪主耶穌為我們承受了何等沉重的痛苦。透過主這樣的付出,寶貴的救恩才能夠結出預期的成果來。我們怎能忘記主耶穌為我們所付出的重大代價呢?主除了為著成全救恩需要面對極大的痛苦外,祂更要經歷被人輕視和辱罵的傷害,當祂在十字架上背負我們的罪過時,天父更對祂作出掩面不看的行動來。對於向來和天父在愛中享受合一的主耶穌來說,這種被天父棄絕的感覺,真是十分難受的經歷,難怪主耶穌在十架七言中,不禁難過地反問,慈愛的天父為何要這樣對待祂。是的,只要我們曉得細心誦讀主耶穌經受苦受難的記載,我們便可以清楚感受到祂為我們經歷了何等深層的困苦。若我們曉得善用這段等候受難節來臨的日子,用心從福音書的記載中默念主耶穌為我們所作成的一切,我們除了更容易明白向主作出感恩是該做的事外,我們更可以藉著由衷的悔罪行動來迎向受難節了。只要我們曉得這樣做,我們不但更容易明白受難節的真正意義,我們也必更容易在主耶穌面前作出立志的行動,以更討主喜悅的生命跟從祂向前行。

    除了學習更認真地為著主耶穌的深恩厚愛作出回應外,受難節的日子也提醒我們,上帝不但樂意救拔我們,祂更是渴望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落在沉淪的光景中。因此,祂不惜把祂的獨生子也賜給世人,務求幫助更多人獲得寶貴的救恩。作為歸屬上帝的子民,除非我們不明白受難節的意義,否則,我們理當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傳揚福音,這才是迎候受難節該有的行動。只要有多些人在這段期間得聞福音;有多些人獲得主的寶貴救恩,嚐受諸般痛苦的救主才可以感到欣慰的。

    若各位認為還有其他更適合用來迎候受難節的做法,各位只管自由採用吧!

     
心存感恩!默念主愛!
                                      中華基督教會英華堂
       鄭以心牧師
主曆2011410

如何分享見證?

鄭以心牧師

    教會若要達成佈道的目標,除了應當多籌辦佈道會之外,廣大的信徒是否願意在日常的生活分享見證,也是一項相當重要的配合。意即,若英華家能有更多成員曉得爭取機會和親友分享見證,教會除了更容易達成「大手佈道」的聖工主題外,我們所愛護的親友一定更容易在聖靈的啟迪中,作出信靠救主的決定了。

    面對分享見證的服侍時,有些信徒不是不願意作出實踐。只可惜,基於他們不曉得該怎樣做,他們才會落在十分作難的感受中。假若信徒曉得如何進行分享見證的事奉,相信不少信徒是願意在其中作出參與,好幫助更多親友歸信主耶穌。

    首先,我們必須對「見證」的意義作點簡介。其實「見證」所指的,是信徒願意把自己在信仰中所經歷過的如實和別人作出分享,別人便可以藉著信徒的切身體會,對上帝和福音有更清晰的瞭解。因此,信徒無須擔心自己的口才是否出眾,信徒只管放膽把自己對上帝的經歷真誠地作出分享,這便可以對別人的生命帶來正面的效益。反過來看,當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謠言的現象,縱然那是一些不真確的事情,多多少少也對市民大眾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何況信徒所經歷的,是一些千真萬確的事情,怎能不對聽者帶來正面的建立呢?因此,我們不必介懷別人對我們所分享的作出怎樣的反應,我們只須在分享見證時,也默默地藉著禱告把事情交托給天父,祂一定會在最合適的時候動工,促使聽者得享信仰的好處。

    除了擔心自己的口才是否足夠,也有些信徒害怕別人會挑戰自己的經歷,所以便採取緘默的做法。若有人真是這樣想,他已經中了魔鬼的詭計。請各位留意,當我們和別人分享在信仰中的體會,那除了是一些非常個人的經歷,別人是不可能對之作出質疑外,我們所要分享的只會在別人心中留下正面的影響。正如我們在品嚐蛋榚後大讚是十分美味的,別人是沒有可能對我們的主觀口感說三道四的。縱使他們在親嚐蛋糕後,認為蛋糕是不美味的,他們也只可以分享其個人觀感,他們是不可能用他們的經驗來否定我們的看法。試想想,當有人為了回應我們的分享,因而作出品嚐蛋糕的行動,我們期望他們也對蛋糕作出嚐試的這個目標,豈不已經達成了嗎?同樣的道理,不論別人對我們所分享的見證有怎樣的反應,當他們有機會聆聽我們的分享時,他們已經被我們的經歷所影響了。請問,我們為何要進行分享見證的服侍?豈不為了要促使更多親友和主有所接觸嗎?

    總括而言,分享見證乃是指到信徒願意放膽把自己在主裡的體會說出來。只要信徒曉得用信心抗拒魔鬼的威嚇和矇騙,懷著一份好像預備好「殉道」的態度分享見證,不但聽聞的親友不會作出拒絕,他們反倒因為我們所分享的,更容易對信仰產生一份正面的回應來。只要有更多親友多有機會和信仰接觸,聖靈便可以在他們的心中動工,幫助他們不但明白上帝的美善,也促使他們及早得享永生。

為未信主的家人禱告是大有果效的啊!

梁李淑珊宣教師

相信不少弟兄姊妹對使徒行傳16:16-34記載有關保羅和西拉在監獄中帶領看守他們的禁卒和他全家的人信主之事跡都耳熟能詳。當禁卒問保羅和西拉:「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他們就回答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聖經形容禁卒和他全家的人聽了道,當夜就受了洗,因為信了神而歡喜快樂。弟兄姊妹,你可有羨慕?說實話,這樣的大團圓結局,我們那有不投以羨慕目光呢!曾幾何時,我常埋怨神:「為何這種福氣十多年來仍遲遲未臨到我的母家和夫家!」在久候的日子裡,我曾經感到沮喪,為家人信主的禱告亦逐漸顯得疏懶。

在入讀神學院的第一年,班裡接二連三發生不幸的事。我最要好的女同學的母親確診患上末期肝癌,剩餘不足半年壽命。怎料,數月後一位男同學的父親在慶祝完了父親節翌日,在路上給一輛超速駕駛的小型貨車撞死了。接近學期結束,一天在課堂上又有一位女同學突然收到父親在所住老人院猝死的消息。對我們整班同學來說,實在難過不堪,又想起聖經所說,人在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就如同產難突然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人無法逃脫。傷痛之餘,我們醒覺不能再坐以待斃了,也忍受不了看見未信主的家人得不著永生的傷痛。我們發起了每星期一次為家人信主的祈禱會,有時甚至一起流淚禱告。可以想像,那段日子我們是何等急迫於彼此代求!

除了祈禱,我們還可以做甚麼?確實是有的,我們可以與神同工。課餘時候,我們組成小小的佈道隊伍去探訪同學的家人,透過行動更積極實踐帶領家人信主的意願。經過三年持之以恆的禱告及家訪,我們不單見證了同學愛家人的心,更經驗到神恩的豐厚。你可猜想,神學畢業時我們十六位同學當中約有十位的家人,接續一個、一個地歸信主耶穌呢!哈利路亞!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慚愧的是,期間那小信的我還會偶爾向神發怨言:「神啊,你遺留了我的母家和夫家嗎!」心裡存有一萬個不甘心。099月的某天,丈夫突然收到未信主的家姐以電話發出短訊,內容是希望星期日跟他到教會崇拜。原來,當時她正值遇上困難,感恩是她想到要尋求我們所信的獨一真神幫助。結果,她跨過了難關,直到如今仍然每週到教會敬拜神。在相距不遠的日子,我從母親口中又聽到了小妹妹與妹夫相繼決志信主的好消息!我才覺悟,神真的沒有遺留我的家人啊!同時,也見證我們一直為家人信主的禱告是大有果效的。

神的作為實在令人驚嘆。弟兄姊妹,你相信神能夠改變頑硬人的心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呢!奶奶年青時立誓一生把生命交予觀音,每次我與丈夫向她談福音,她都表示堅決拒絕。再者,已故的老爺乃不信主的,中國婦女總有出嫁從夫的傳統思想。2010年的農曆新年,奶奶因為嚴重痛風症需要入住醫院,她初次體驗到死亡來得如此接近。記得使徒保羅曾經提醒那跟隨主的人,不要以福音為恥。於是,在醫院裡我拿起勇氣來,拋開顧忌與奶奶談生論死,邀請她接受主耶穌基督作為個人救主。豈料,她的答覆是:「兩年前我已經開始在心裡暗暗思想,是否會跟同你們相信同一位神,如今我可以信了,請為我清除家裡一切偶像,我決定從今以後一心一意信主。」弟兄姊妹,你可再次看到為未信主的家人禱告的果效嗎?原來這兩年的日子,神已經在奶奶的心裡動工!聽到奶奶的回答,當時的我真的感到非常震驚,還記得當我把好消息轉告丈夫時,他實在難以置信,幾天後才相信這是事實呢!

昔日因為宗教信仰的差異,我感到在溝通上與奶奶存在很大隔膜。她常常希望把一些異教習俗強行加諸我們身上,因此話不投機半句多。信主後,我們的關係親密了許多。奶奶由於不太適應車程,選取了在住處附近的牛頭角浸信會參加聚會,她得到了牧者及長青長者團契的老友記照顧,信主的心倍加堅固。這個復活節,奶奶要接受浸禮了!我們是滿心歡喜雀躍的。

弟兄姊妹,在等待家人信主的歷程中,我曾經感到失望,甚至無法禱告下去。感謝神,透過同學的鼓勵,互相禱告守望,彼此家訪,昔日那臨到禁卒全家的福氣,也同樣臨到了我的母家及夫家!弟兄姊妹,在家人信主的事情上,不要失掉起初的信心及盼望。可曾想過,可以在團契或小組中,恆常紀念家人的信主,或是禱告、或是探訪。相信,你們也會驚嘆神奇妙的作為的。

Sunday, April 3, 2011

英華家牧函 主曆2011年4月3日


各位英華家的成員七週年堂慶快樂:

    踏進四月的首個主日,正是英華家舉行堂慶的日子。是的,轉眼間,上帝已經恩待了英華家整整七年的時光了。我們除了應當為著英華家能夠這樣享受天父的賜福向祂獻呈由衷的感恩外,我們更該朝向發展的角度來作出反思,這才是討主喜悅的回應。按照聖經的習慣,「七」除了常常被用來表示一種完滿的週期外,更是引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啟動數字。相信沒有人想看見在新的階段中,教會只可以落在原地踏步的狀況中。正如一個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同學,當然應該朝向升讀中學的方向來作出努力了。到底,英華家該朝向甚麼方向作出發展才對呢?除了期望現時的信徒群體可以流露更愛主的表現,我們還該朝甚麼方向勇闖呢?

    英華堂之所以會在七年前有機會成為事實,因為母堂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簡稱「長基」)向來有一份樂意植堂的心志,因此,當上帝把創立英華堂的機遇擺在「長基」眼前時,「長基」便立即靠著主的恩典把握這個機會。縱然在創立英華堂時,「長基」真是需要擺上不少人力、物力作為配合的,「長基」的成員均願意為著主的榮耀毫無保留地付出,結果,英華堂便可以在過去的七年間享受天父多方的賜福。我們除了應當衷心感謝母堂「長基」那份無私的提外,我們更該效法他們重視植堂的做法,促使上主的榮耀更被彰顯出來。因此,英華堂現在開始學習思考植堂的課題,相信是一種十分恰當的考慮了。假如上帝讓英華堂迎向八週年的堂慶時,便可以在落實植堂的服侍上作出實踐,那將會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呢?萬一,英華堂在那時候仍然處於籌備植堂的階段中,未能透過具體的步驟落實植堂的目標,那仍然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方向,因為只要我們願意作出預備,上帝一定會為我們開路的。換言之,不論從哪個角度看,英華堂以邁向植堂的方向作為歡慶七週年堂慶的方式,真是一件值得被鼓勵的事。深願英華家的成員不但放膽為著這樣的方向禱告,各位更該對英華家應如何落實植堂的可能性提出意見。教會一定會慎重考慮各位的看法,好叫教會可以有更美好的發展。

    當然,熱烈地探討植堂的可能性,只不過是歡度堂慶的其中一項建議,我們還可以在等候上帝引導的同時,齊心協力幫助英華家更專注履行現有的事奉機會。只要英華家眾成員曉得懷著謙卑順服的心跟從天父,英華堂必有更美的將來。

     
凝視恩主!通闖未來!                               
中華基督教會英華堂
主  任  牧  師 鄭以心牧師
主曆201143

該如何看植堂的課題?


鄭以心牧師
    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若有機會聽聞親友可以置業,很自然便會為他湧出一份高興來,彷彿這是一種不錯的經歷。反過來,每當教會觸及植堂的可能性,卻容易引來信徒的擔憂和掛慮,彷彿教會將要遇見甚麼難處似的。為何置業和植堂均是涉及需要動員人力物力的事,卻會給人這種不同的感受呢?這在於有關的受眾以怎樣的眼光來看待有關的事情了。若各位可以像香港市民一樣,以能夠置業為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各位一定會以一份期待的心情來作出回應了。反過來說,若各位在不知不覺間已經中了魔鬼的詭計,誤以為植堂是一種耗費教會人力、物力的做法,各位很容易便會對植堂的可能性,流露出一份抗拒和負面的感受來。

    作為偏向發展型的主任牧師,鄭牧師當然對植堂的課題抱有一份積極的看法。意即,除非實際的情況是不許可,否則,只要仍有一絲希望,鄭牧師也會積極鼓勵英華家好好作出把握的。正所謂:「學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協助教會發揮其意義時,我們是不可能不朝著植堂的方向來作出努力的,因為按照新約《以弗所書》的教導,上帝定意要透過教會來達成其永恆的美意。若教會不願意在植堂的事奉上作出努力,還怎可能令福音的信息傳給更多人知道呢?試想想,大使命的內容除了敦促教會和信徒必須努力傳揚福音之外,真是不需要朝著建立教會的方向來作出努力嗎?既然著意地建立教會是有效落實大使命的其中一項關鍵步驟,英華家朝向植堂的方向走,又有甚麼問題呢?況且,在進行植堂的事上,最關鍵的不是負責植堂的教會有怎樣的實力,最重要的反倒在於相關的堂會是否願意遵從聖靈的引領而行,正如安提阿教會在落實差傳使命和進行植堂時,他們並不是擁有甚麼勝過別人之處,他們只不過願意順服聖靈的引導前行,他們便可以把上主的美意實行出來,並且把一幅劃時代的圖畫繪畫在聖經之內。

    還有一點必須討論的,一間願意著重植堂事工的教會,並不等於是一間不曉得同時重視本身發展的教會。意即,就算英華堂真的在植堂的服侍上作出承擔,這並不表示,英華堂因此便該把所有力量通通投放在植堂的事工上,對於那些繼續在英華堂聚會的信徒,便會不聞不問了。若有人真是這樣想,那不過是一種誤會而已。誠如主耶穌教導「愛人如己」的事,確實有人將之誤解為,信徒由於要好好愛護別人,因此,信徒便不再需要用心照顧自己一般。值得留意的,主耶穌所教導的,是我們應當以怎樣善待自己的方式來愛護別人。若有信徒真的把自己也輕忽了,他真能在「愛人如己」的教導上有理想的實踐嗎?沒錯,鄭牧師真是看重發展的,但這並不代表鄭牧師在重視向外拓展時,會把英華家的自身發展予以忽略的。按照鄭牧師的讀經領受,一定會在協助英華堂承擔植堂服侍的同時,也必十分重視英華堂本身是否在履行上帝心意的事上有理想之表現的。請問,若英華家可以同時在加強本身發展之同時,也在承擔植堂服侍的表現上流露出討主喜悅的成果來,英家的成員又何須對於植堂的可能性有一份不必要的憂慮呢?

七週年堂慶感言

 神 說 、 在 末 後 的 日 子 、 我 要 將 我 的 靈 澆 灌 凡 有 血 氣 的 . 你 們 的 兒 女 要 說 預 言 . 你 們 的 少 年 人 要 見 異 象 . 老 年 人 要 作 異 夢 .    (使徒行傳二章17)

        舊約時代, 先知約珥 (於公元前835 年至796 年作先知) 曾經預言上帝要將聖靈澆灌在人身上(約珥書二章28 ) ; 到了新約時期, 主耶穌復活升天後, 在五旬節那天,  聖靈降臨在門徒各人頭上(使徒行傳二章1-4 ), 這事應驗了先知約珥 的預言。 那天門徒彼得大大得著聖靈所賜的能力,放膽在眾人面前講道,傳講耶穌基督赦罪復活的福音,感動了很多人,一天裡便帶領了三千人信主 (使徒行傳二章40-47 );之後,信了主的弟兄姊妹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順服聖靈的引導,彼此相交團契 、 一起擘餅,恪守主耶穌所訂立的聖餐,聚在一處同心祈禱 ,並且,主繼續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今天正值中華基督教會英華堂七週年堂慶,開始邁進了教會發展的第八個年頭,英華家所有人士齊心一同踏出教會發展的第二里路。2011年教會主題為『大手佈道』,目標是展望與家人 、 親友 、 英華小學及英華書院的同學和家長、 深水埗和荔枝角區一帶人士們分享福音,向他們各人見證三一真神的偉大與慈愛,分享心中有主耶穌同在的平安和喜悅,讓天國的福音被傳揚,叫得救的人數天天加增,盼望到今年年底參加英華堂每次主日崇拜的人數達至 500 人,榮耀歸給在天上的大父親。

        英華堂亦在今年推動以不同年齡組別為對象的差傳活動,四月份將舉辦復活節柬埔寨訪宣之行,讓成年的弟兄姊妹們透過實際的探訪體會,加深關注和参與差傳事工。此外,在暑假期間,將舉辦為期約兩個月的『基督大使2011 -- 屬靈青年領袖訓練計劃』,內容包括裝備參加者作為教會領袖的全方位訓練,為英華家及上帝的國度培訓新一輩屬靈領袖,為教會準備日後的第二梯隊。

        回顧歷世歷代以來教會的發展,領袖們無私的委身奉獻,事奉上主和教會;信徒們忠誠不二,無怨無悔的仰望跟隨三一真神,皆因被主耶穌捨命在十字架上的大愛所感召。弟兄姊妹們!我們曾經歷過與主相遇、靈命成長,肢體相交、彼此關顧、互相勉勵扶持,聖靈的同在與印證;便不應再只滿足於安穩地藏身在小小的團契或小組裡,獨獨享受小眾的親密交通、相濡以沬;應該要能夠放眼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任務, 讓我們來一起見異象、作異夢,承傳主耶穌臨離開世界升天之前所吩咐下的大使命 。

來, :「 了。  使 、子、 。〔 ,歸             (馬太福音廿八章18-20)

(周小梅  2011.04.03)